媒介学院 / 行业案例 / 盒马“晚安牛奶”:以情绪共鸣撬动失眠经济的营销新范式,媒介盒子分享
盒马“晚安牛奶”:以情绪共鸣撬动失眠经济的营销新范式,媒介盒子分享
媒介盒子 2025-07-01

一夜之间,“晚安牛奶”成了都市失眠人群的社交暗号。盒马凭借一款看似寻常的牛奶,精准切入现代人睡眠痛点,凭借“情绪营销”这一巧妙支点,在拥挤的消费市场撬动了一场现象级传播。这背后,是一场品牌对消费者心灵需求的深度洞察与营销智慧的集中体现。

‌一、营销争议:智商税还是真实助眠?‌

然而,晚安牛奶的营销之路并非一帆风顺。其“10倍+原生褪黑素”的卖点在吸引消费者关注的同时,也引发了不少争议。有消费者质疑,虽然晚安牛奶中褪黑素的含量相较于普通牛奶有所提升,但实际上仍远低于起到助眠作用所需的有效剂量。因此,晚安牛奶是否真的能助眠,成为了消费者关注的焦点。

对此,盒马方面在销售页面上明确标注了“不能替代保健品或药品”的提示,意在提醒消费者理性消费。然而,这并未能完全平息争议。部分消费者认为,晚安牛奶的营销手段存在夸大宣传之嫌,有“智商税”之虞。而另一部分消费者则表示,即便晚安牛奶的助眠效果有限,但其带来的心理安慰和仪式感也是值得购买的。

二、盒马“晚安牛奶”:以情绪共鸣撬动失眠经济的营销新范式

‌1、洞察痛点:锚定当代失眠症候群的情感缺口

盒马“晚安牛奶”的营销起点,是对当代都市人普遍失眠状态的深刻洞察。它没有停留在简单的产品功能诉求上,而是敏锐捕捉到“失眠”背后深藏的情感需求——寻求被理解、被关怀的慰藉感。

当“失眠星人”成为社交媒体的高频自嘲标签,盒马顺势而为,将牛奶定位为“晚安”仪式感的载体,一句“祝你好眠”直抵都市人内心最柔软的角落。这步棋,成功将一款牛奶从满足基本营养需求的快消品,升华为承载情绪价值的“治愈型商品”。更重要的是,晚安牛奶主打“含10倍+原生褪黑素”的卖点,直击失眠者对于改善睡眠质量的迫切需求。

在包装设计上,晚安牛奶也下足了功夫。温馨的色调、舒适的图案,以及“晚安”这一极具亲和力的词汇,都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产品的温暖与关怀。这种细节上的处理,不仅提升了产品的品质感,也进一步强化了其助眠的品牌形象。

2、情感命名:以“晚安”构建独特品牌符号

“晚安牛奶”这一命名本身就是营销智慧的凝练。它超越了传统牛奶的功能性描述,用充满温情与仪式感的“晚安”二字,构建了强大的品牌符号系统:

情感唤醒: “晚安”天然携带睡前场景的温馨联想,唤起人们对平静与放松的情感记忆。

场景绑定: 名称直接锚定“睡前饮用”这一具体行为,精准构建消费场景。

社交货币: “晚安”成为传递关心与善意的社交符号,产品自带分享与传播基因。

这种命名策略,成功让盒马在消费者心智中建立了“晚安=盒马牛奶”的独特联想。晚安牛奶通过情感共鸣的营销手段,让消费者感受到产品的温度和关怀,从而建立起与品牌之间的情感联系。

‌3、传播裂变:KOL+素人共创社交场域‌

盒马深谙社交媒体传播法则,巧妙布局传播链条:

种子引爆: 精准投放生活方式、健康类KOL,以“失眠救星”、“睡前仪式感”为切入点,制造专业背书与初步声量。

素人共创: 鼓励用户分享真实体验与创意场景(如搭配香薰、睡前阅读),将产品融入个体生活叙事。

话题裂变: “失眠星人福音”、“晚安仪式感”等话题激发广泛共鸣,用户自发参与内容生产与传播,形成社交裂变效应。
这一策略成功构建了用户深度参与的“社交场域”,让营销信息在信任圈层中高效流转。

盒马“晚安牛奶”的营销启示在于,在功能同质化的消费市场,品牌需要更深地潜入消费者的情感深海。理解并回应消费者的情感诉求,以创意为产品赋予温度与社交基因,才是品牌实现突围的关键。当“晚安”不再仅仅是一个睡前问候,而成为一款牛奶的名字时,盒马已经证明——最打动人心的营销,始于对每一颗渴望安眠的心的真诚理解。

媒介盒子作为一家专业媒介平台,整合了全网丰富的媒体资源,横跨新闻媒体、自媒体、短视频媒体等多个领域,能够提供从方案策划到效果监测的一站式服务。通过专业媒介平台的精准筛选与投放,品牌软文营销的传播效果将得到显著提升。

以上就是盒马“晚安牛奶”:以情绪共鸣撬动失眠经济的营销新范式,媒介盒子分享的全部内容,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内容

点击这里:https://www.meijiehezi.com/index/login/reg.html?invite_code=200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