媒介学院 / 软文推广 / 新闻发布稿范文讲解:一篇新闻的结尾应该如何写?
新闻发布稿范文讲解:一篇新闻的结尾应该如何写?
2020-04-16

笔者在写新闻稿时,发现大多数人都会特别关注文章的开头怎么写得漂亮。从很多经典的消息作品中的导语就能看得出来这一特点。在实践中,往往有时候写到最后,对于结尾就没那么关注了,草草结尾的情况也不少见。今天,笔者就通过几篇新闻发布稿范文,跟大家共同学习一下,结尾应当怎么写才能更漂亮。

什么样的结尾才更漂亮呢?

最是忌生硬,有话要间接地、隐蔽地、巧妙地说,如春雨润物,悄无声息地感染读者,言近意远,言尽意不尽。清代著名评论家李渔甚至认为,结尾比开头更重要:“宁为处女于前,勿作强弩之末。”说是开头宁可象处女一样文文静静的,也要把惊天的响动留给结尾。

软15_副本1.jpg

笔者读2017年4月3日、4日、5日人民日报的“假日生活”版,两个头条就给人眼睛一亮的感觉,特别是文章的首尾内容。下面来看具体的例子分析。

你看那双经历风霜的手,在拇指大小的面团上,两只手上下翻飞,几下过后,脑袋、脖子、躯干,一只燕子的轮廓已经出现。还没来得及歇息,剪刀已经上手,伴着“噌噌”的剪刀声,燕子的脑袋变得有棱有角,尾巴也开始有了脉络,不到一分钟,如同变魔术一般,一个燕子形象的面点就在手上完成了。

这是2017年4月3日乔栋写的《剪成花馍千百变》的开头,好像听一个说书人绘声绘影舌灿莲花;又像看电视,一个一个精美的镜头画面呈现在你眼前。

 报道结尾也很见用心,以花馍制作者的一席话来照应开头:

高金凤老人端着做好的子推馍左看右看,像打量着自己的孩子,“好久没做啦!现在村里做这东西就是用来‘玩’的。你这次来倒是提醒我了,我应该把家伙什拾掇拾掇,今年清明再好好做一些给孙子孙女。毕竟有了这些东西,感觉才像过节嘛!”

从“像打量自己的孩子”,说到要“好好做一些给孙子孙女”,一句“有了这些东西感觉才像过节”,意味深长,言尽意不尽。

 2017年4月4日人民日报“假日生活”版头条是徐元锋写的《茶林深处有人家》,文章这样开头:

古木参天,粗壮的高山栲(kǎo)需两人才能围抱,香樟、小叶榕星罗棋布;林荫下面是古茶树,虬枝盘曲,干如臂腕;地面多是蕨类植物,铺下绿色的毯子。空气中散发着丝丝香甜气息,阔叶乔木、古茶树和小灌木丛,构成了立体的森林大氧吧。夕阳西下,得一段“返景入深林,复照青苔上”的况味,让人忘却尘俗。

 这里是景迈山古茶林。景迈山地处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,靠近中缅边境线,山上有2.8万亩栽培型古茶林,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。

此文的开头文笔优美,这样的描写让读者感觉阅读真是一种享受。而在报道结尾,记者依然给读者延续了这种享受:

今年5月,澜沧机场预计通航。到那时,从昆明去景迈山,会省去许多鞍马劳顿之苦。南共说,景迈山的古茶树交叉分布,虽然价值不菲,但茶农绝不会偷采别人家的一片叶子,这就是淳朴的景迈人家——到景迈山,不仅养眼清肺,还会返朴养心。

由“养眼”到“养心”,开头说茶乡景,结尾则说茶乡情,优美的不只是文笔,描写的内容和意境又往深处开拓了。

好的报道都是这样,开头结尾就像牛郎、织女,虽不能执手相看泪眼,中间纵然隔银汉迢迢,也总会你望我顾,遥相呼应。

通过这些新闻发布稿范文,我们不难看出,结尾要尽量照应开头,注意把报道中“不乏好结尾的素材”抠出来,关键是要牢牢树立这个意识,主动、用心去“抠”。

想了解更多软文推广资讯,可点击此处【媒介盒子】,这里有实用的软文营销技巧,以及丰富的媒体投放资源,快来看看吧。